七弓岭弯道自然裁弯形式与临界条件及其对洞庭湖水文情势影响研究

  • 获奖名称: 七弓岭弯道自然裁弯形式与临界条件及其对洞庭湖水文情势影响研究
  • 获奖等级: 一等奖
  • 获奖类别: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技术进步奖
  • 授奖单位: 湖南省水利学会
  • 完成单位: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获奖年度: 2021
  • 获奖人员: 易放辉、卢翔、廖小红、许全喜、姚仕明、李觅、麻林、朱玲玲、郭小虎、宋平、李洪翔、高碧
  • 成果简介:本研究项目在系统梳理总结下荆江历史自然裁弯演变机理和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原位测试、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60余年来荆江、洞庭湖水文泥沙、河床冲淤和江湖关系变化以及七弓岭弯道段水文泥沙情势与河床冲淤变化规律,阐明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下荆江七弓岭弯道段“撇弯切滩”的机理与成因,研究提出了七弓岭弯道段发生自然裁弯的形式、位置及其临界条件,建立了长江中游-洞庭湖一、二维耦合非恒定流模型,深入研究了七弓岭弯道自然裁弯对荆江三口分流变化、城陵矶附近洪水位变化及江湖汇流关系变化等水文情势的影响。主要认识如下:(1)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七弓岭弯道水文泥沙输移特征表现为来水来沙减小、中枯水历时延长、来沙粗颗粒泥沙含量增多、水动力轴线贴靠凸岸侧和主流带与主输沙带区域不重合等;(2)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少,“清水下泄”导致荆江河段沿程冲刷加剧,强冲刷过程使得七弓岭弯道局部河势、滩槽格局的调整剧烈,出现撇弯切滩”的现象;(3)近代下荆江自然裁弯具有裁弯比大、老河弯曲半径小、裁弯前狭颈处形成明显串沟、裁弯时流量对应平滩水位、新河河床冲刷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