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 获奖名称: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 获奖等级: 一等奖
  • 获奖类别: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授奖单位: 国务院
  • 完成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清华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
  • 获奖年度: 1999
  • 获奖人员: 郑守仁、饶冠生、乔生祥、黄华平、刘力中、陈飞、陈笑霖、周厚贵、杨文俊、王光谦、王世华、蒋乃明、高黛安、蒋养成、柏明
  • 成果简介:项目背景情况 大江截流的特点在于:一是截流水深为世界之最;二是截流流量列世界截流工程之首;三是截流时抛投强度居世界第一位;四是戗堤下的河床带新淤砂覆盖层过厚;五是截流中有严格的通航要求(保证施工时段不断航);六是截流工程的抛投材料有严格要求;七是截流的施工组织具有很大难度。 大江截流工程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1996年三峡总公司与葛洲坝集团公司签订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实现大江截流之前,三峡总公司设立了有施工、设计、监理各方负责人参加的协调、决策机构——大江截流领导小组。它与葛洲坝集团设立的指挥部协力攻关,在以平抛垫底降低水深的第一战役中解决了抛什么料、何时抛(汛前)、怎么抛和如何抛投到位等关键问题;在进占堤头遭遇坍塌时又解决了猛、狠、稳及最佳时段选择等问题,保障了正确决策和技术攻关成功。 主要技术创新 大江截流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以及工程实践共同形成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修建宽度超过巴拿马运河的巨型导流明渠,以减少龙口合龙时的分流量,降低截流难度,并满足长江通航要求,使截流最终落差降低约1m左右;二是深入研究深水截流时堤头坍塌缘由与机理,提出并决定采取平抛垫底措施,通过事先抬高河床20多m从根本上缓解深水截流难度;三是截流期采用了一些水文测报高新技术,以准确的水文信息资料以及自我开发创新的大江截流三维模型等高新技术为扩大分流、决策合龙进占等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截流顺利进行;四是信息跟踪、动态决策,不断强化施工组织和管理,把握时机力克施工技术难关。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技术研究,还首次提出了深水截流困难程度新概念、新问题。与此相应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安全技术措施、堤头坍塌机理分析、堤头坍塌规模预测与计算、模型试验、测绘监测、施工管理信息等研究成果,经过截流实践检验,证明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如“先预平抛垫底,后立堵截流”一项施工优化方案,即可节减土石方抛投量159万m3,并可免除河床覆盖层冲刷而减少围堰填料20万m3。平抛垫底的砂砾料度汛保护措施等,不仅可节省约800万元的保护费用,同时也确保了截流施工安全。戗堤进占方案的优化,既保证了施工期航运畅通,又实现了提前截流,改善了防渗墙的运行条件。 推广应用情况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中出现的堤头坰塌、深动水抛投的投料到位、施工期通航、动态施工中的跟踪预报等问题,在类似工程均有可能碰到,因而研究成果同样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科学的现场管理、先进的施工设备,创造了截流抛投强度的世界纪录,安全、快速、优质地实现了大江截流,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大江截流施工对今后大型水利水电截流工程和三峡工程三期截流有推广价值。